• 关于企业资金运作的思考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06-11-16 11:29:53
    文章录入:网友(过客01)
  •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企业,投资靠自筹、原料靠自购、产品靠自销。较之计划经济下的企业,投资靠拨款、原料靠调拨、产品靠统销,有本质上的区别。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者必须充分认识到,从本质上讲企业营运的是资金,要下功夫学习、研究和掌握资金运作的规律和本领。比如如何寻求资金以形成合理的资金结构,研究资金的分布和投用以获取较高的回报,促使资金快速流动以实现最大的盈利等,这些都是企业经营者必须练就的基本功,而且至关重要。

       

          一、关于企业资金的来源和结构

       

          “负债和权益”反映着企业资金的来源和结构。企业经营者必须对此经常研究分析,寻求以最少的成本、最低的风险筹集资金,努力增强企业自我积累能力,提高自有资金的比例,使企业形成并保持最佳的资金结构。

       

          第一,要保持比较合理的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既反映着企业经营风险的程度,又反映了企业利用外部资金的能力和水平,是企业经营者必须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指标。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说明企业利用外部资金的能力强,但企业债务压力大,风险也增大;资产负债率较低,说明企业实力较强,比较稳定,潜在能力还有待发挥。资产负债率究以控制在多少为宜,既要考虑宏观经济环境,如银行利率、经济增速、通货膨胀率等,也要考虑本企业所属行业的情况,特别是本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和获利能力,同时还要考虑企业经营者的能力和经营风格。企业所处环境不同,资产负债率高低可以不同,关键是企业经营者要使之与市场和企业的经济环境相适应、相匹配,并处于可控之中。但无论如何资产负债率不宜过高,在我们所处的市场环境还不是十分规范的情况下,资产负债率还是低一点为好,以不高于50%或55%为宜。

       

          第二,要努力增加企业的自有资金。企业自有资金是企业经营资金的重要来源,也是对外筹资的基础和前提。其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用总负债与自有资金之比来衡量,一般认为1:1较为理想。企业自有资金多,意味着企业净资产多,所有者权益大,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强,有利于企业稳定和发展。企业要保持和增加自有资金,主要依靠自身的积累,并严格按公司法规定提取积累资金包括法定公积金、盈余公积金等。

       

          第三,要注意保持合理的负债结构。充分利用外部资金即“负债经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必不可少的重要策略之一。当企业负债经营决策正确,能够合理保证企业达到最佳资本结构时,这部分资金就可以为企业创造出高于负债成本的超额利润,促进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这正是企业经营者重视负债经营策略的实质所在。但必须注意的是:一是要有清晰的风险意识。在规范的市场经济中债务人必须承担利率风险、信誉风险、被抵押的资产风险、外债的汇率风险等。因此,举债前必须进行认真而慎重的风险分析,做到不盲目举债,并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尽量控制在企业的负债水平以内。二是要注意分析负债环境,不断调整负债水平。比如,金融环境比较宽松、银行贷款利率走低、企业产品销售好、而且获利率高于利息率,负债水平可以高些;企业内部管理好,优质资产比例高,资金周转较快,负债水平也可以高些。三是要注意代化等资结构。风险小、成本低的负债是理想的负债,为此,(1)要充分利用应付帐款、预收帐款等不需要企业支付利息的流动负债;(2)要充分利用资本金,尽管资本金的回报率也被视为筹资成本,但其风险要相对小得多;(3)要根据成本低、风险小的原则来决定筹资结构;(4)要合理控制长期负债和流动负债的比例,前者较稳定但成本高,后者偿还压力大但成本低,应力求减少长期负债,至少不能高于流动负债。

       

          二、关于企业资金的占用和分布

       

          企业资金如何分布和占用较之资金的筹集更为重要。同样的资金,占用不同,效果大不相同。因此,企业经营者必须屏弃计划经济体制下对资金使用不够关心的观念,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科学地优化资金的占用和分布。

       

          第一,要清醒地认识到企业负有沉重的债务压力。严格地讲,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占用的所有资金,不论是债务资金还是自有资金,对企业经营者而言都是债务,因为对前者必须还本付息,对后者必须保值增值。所以,首先,企业经营者要有沉重的债务压力意识,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在不断的债务形成和债务解脱中经营运作,是处于有些经济学家称之为“债权人(资金所有者)——企业——债务人(企业用户)”的企业资金链环之中。其次,要使这种债务形成和解脱的过程越短越好,并努力做到债务输入后,通过企业内部循环运作,能获取正增量的资金回报。再次,要努力保持资金在这三个环节上的大体均匀分布。如果债务人这头占用大了,说明资金回收不好,必然要增大债权人那一头(即增大贷款和欠款),所以一定要避免资金运作出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分布状况。

       

          第二,要注意保持流动资产和结构性资产的合理比例。结构性资产指企业的固定资产、长期投资、递延资产等,主要是靠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来支撑的,尽管它可以反映出企业的实力和稳定程度,但若过大,则易造成企业日常运作的沉重和滞缓。流动资产的多少反映着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活跃程度及盈利的机会,因为企业的利润主要是靠流动资产的周转来实现的。所以,企业经营者必须控制流动资产和结构性资产的合理比例,这通常是用流动资产率即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百分比来衡量的。它不仅反映企业资金分布是否合理,也反映企业的资金运作是否灵活,一般认为控制在30—60%为宜,视行业而不同。我国的企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偏重于固定资产的占有和扩张,搞大而全、小而全的功能配套,形成结构性资产比重普遍过大,有的成了企业的沉重包袱,造成日常生产经营资金困难。

       

          第三,掌握科学合理的资金投向。企业如何使投入的资金风险最小、收益最高,关键是科学地选择资金投向和掌握最佳的投入时间。为此:一是要转变热衷于铺新摊子、上新项目的旧习惯,树立在市场经济中资金投向有多种选择的新思维,并努力学习、掌握相对应的投资规律和策略。二是要善于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投入资金,使技术不断更新、产品不断创新,从而不断扩大占领市场的份额。实践证明,经过严格论证,有计划地通过技术改造,往往可以用大大少于新建同等规模能力的资金投入,取得同等的规模效益。三是要学会将资金直接投向资本市场的运作,以获取增效回报。资金转化为生息资本后,可以游离于物质再生产过程而相对独立化,企业经营者要学习掌握证券投资、参股投资等投资规律,以便将其作为资金投向的重要选择之一。四是要加大对技术开发和创新及人才培训的投入。如果说我国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入是“强项”的话,对技术开发的投入则是弱项。尽管“当今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技术的竞争”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在实际运作中还是舍不得加大对它的资金投入。一项资料表明,国外大公司的科研开发费用一般约占其年销售收入的4.5%左右。从长远和战略的高度着想,就是“勒紧裤带”也要加大对企业技术研究开发的投入,其比例至少不应低于销售额的3%。五是不论资金向哪个方面投入都应做到基本上是用自己的资金量力而行,并且进行了认真的可行性研究,力求把投资风险降到最低。切忌盲目投资、“人情”投资、按“首长意志”投资和赶潮流投资。

       

          三、关于资金的流动和周转

       

          从资产经营的意义上讲,企业所有占用的资金均应促使其快速流动。这里主要分析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资金的流动和周转。企业经营者一方面要注意使这部分资金得到保证,以保障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和良好的现金支付及偿债信誉;另一方面要使其快速流动和周转,以获得最大的效益,因为企业的利润主要是靠流动资金的周转来实现的。

       

          第一,做好资金的平衡。只有资金得到平衡和保证,才能谈到资金的快速周转。为此:一是要有足够的营运资金(也叫营运资本),要使结构性负债大于结构性资产,以便为日常生产经营提供一定的资金,有人认为营运资金应相当于一至三个月的销售额,笔者以为是有一定道理的。二是要做好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的测算和平衡。三是要做好归还短期借款或债务所需资金的平衡。平衡和落实好资金的原则应该是:(1)保证资金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2)将资金使用期内的各项业务按其重要程度分类排序,对既重要且安全度高、获利率高、占用期短的业务作优先的资金安排;(3)要敢于屏弃旧的资金使用习惯,去除那些过时的、不需要的、无效的业务支出,切忌资金使用上的平均主义。

       

          第二,促使资金快速流动。资金只有在流通中才能增值,所以,促使资金快速流动和周转也是企业经营者的一项基本功。

       

          (1)要保持合理的“三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一般认为流动比率以2:1为宜,速动比率以1:1为宜。现金比率反映企业当前或近期需支付现金的能力,应努力保持企业各项现金收入之和略大于各项现金支出之和,即接近所谓理想的“现金余额为零”,说明资金得到了充分利用。

       

          (2)注意合理的存货比率——存货与流动资产总额之比。这里所指的存货包括各种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及备品备件、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因为所有这些都占用着资金并影响着资金的周转。企业应对采购物资实行定额控制,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使物资结构趋于合理,尽量减少储备资金和成品(商品)资金的占用。存货比率多大为宜,依各行业、各时期、各企业情况不同而不同。笔者以为首先必须转变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库存越多越保险”观念,树立充分利用市场这个“仓库”的观念,在满足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存货是越少越好。其次必须注意“原材料—生产—产成品”三段占用的分布,避免两头大中间小。

       

          (3)要严格控制“三期”——存货周期、应收帐款周期及应付帐款周期。存货周期是通过当期的销售额和库存资金占用之比来体现的,只有通过缩短存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停留时间和减少库存、加速产品销售,才能缩短周期,加速资金周转,减少资金占用。应收帐款周期即帐款回收天数,应强化对应收帐款的管理,制订相应的应收帐款政策,千方百计缩短帐款回收期。应付帐款周期是指充分利用供货方允许企业支付货款的期限,这样企业可利用这部分资金来周转,但也应注意不能拖延应付帐款周期而影响企业信誉。

       

          (4)努力降低“三资”——主要指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这三项费用可以说是直接“耗用掉”了的一部分流动资金。我国由于历史形成的各方面因素,除产品销售费用相对较低外,其他费用占销售总额的比例大大高于国外同类企业的水平,吃掉了企业相当大一块利润。因此,严格控制并努力降低“三费”是企业当务之急。

       

          “入世”在即,我们的企业与全球经济的关联日趋紧密,为了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必须瞄准国际先进水平。企业的资金运作在企业财务管理乃至企业现代化管理中举足轻重,我们的企业经营者在这方面任重而道远,必须倍加关注。

       

        王晨